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生病的家庭──談《姊姊的守護者》



 
總評:★★★★
─────────────────────────

  首先我要說,底下要說的可能涉及本書的情節,但我個人認為無涉本書的閱讀樂趣。
 
  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對父母,他們原本擁有一雙兒女,凱特與傑西──直到他們發現凱特得了白血病,他們透過計劃生育,生下了第三個孩子,也就是他們的小女兒安娜,成為凱特的捐贈者;安娜出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捐給凱特她的臍帶血,然後五歲的時候她捐給凱特骨髓。安娜十三歲的時候,凱特需要一顆腎臟,安娜的──而安娜對父母提出了訴訟:她要要回她自己的醫療監護權。
 
  這是個大膽至極的設定。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孩,為了自己的身體,必須對抗她自己的父母──甚至是一整個家庭。對一個孩子來說,父母就是天,就是全部的世界;而作者將安娜設定在13歲,即將邁向青春期的年紀,她的眼睛正開始看見除了父母以外的世界。
 
  這是一本好看的書,適合「大眾」的書;但同時,書中所有細微的設定都有意義,像是坎貝爾的狗,茱莉亞的雙生姊妹,擔任消防救生員的父親,以縱火紓發叛逆的傑西。我必須要讚美這本書的結構,骨架勻稱結實,足以撐起關於生命的沉重命題。
 
  「在交叉詰問證人的過程中,有一件打動我的事情是,」他說,「在這個法庭裡,我們所有的人都進入,生命品質對抗生命尊嚴的爭論中。費茲傑羅家無疑的一直相信讓凱特活著,繼續做他們家的一份子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此時,凱特生存的尊嚴變成完全與安娜的生命品質糾纏在一起,我的工作是看看是否能將兩者分開。」
                  p.416 《姊姊的守護者》

  無論從法律、道德、或者愛,都不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讓凱特自然死去,或者苦苦抱著所有生機不放?應該讓這個痛苦了14年的家庭繼續苟延殘喘,或者相信,相信「時間會治癒一切」?
 
  這個道德命題在書中不斷透過各種方式衝擊讀者的心;而審判的真相是什麼,安娜和凱特的父母會不知道嗎?他們真的沒有察覺嗎?還是跟我們一樣,不願意承認?
 
  面對生命給予的沉重申論題,我們只能矇上眼睛,捂住嘴巴,誰都不願意作答。
 
 
  除了生命與疾病,這本書引起我注意的是,書中非常明確的三個角色:女孩、女人、以及母親。安娜是即將/想要成為女人的女孩,莎拉是安娜的母親、布萊恩的妻子,而茱莉亞則是和安娜的訴訟監護人、和律師坎貝爾有過一段逝去戀情。這三個腳色分別代表著女孩、母親、以及女人──但他們又同時都有著女人的性質。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實:凱特呢?凱特到哪去了
 
  有一種寫作手法叫做留白。就像中國的山水畫,空白的部分留給觀者空間遐想。很多時候我覺得小說是雕塑,將龐雜的生命雕去不必要的枝葉,你知道,那些無聊的、繁瑣的......但有一種技法叫做鏤空,留白,就像是鏤空,那雕去的空間並不是「不必要的部分」,而是「要的正是雕去的那部分」。
 
  作者越是不說,我們越是會去揣想凱特的內心。她是安娜的姊姊,也是彼此唯一的朋友,在她們共同面臨的處境裡,她們共享同一個生命,如果生命是一個硬幣,她們就是硬幣的正反面。
 
  凱特擁有全部的愛與關注,位居在費玆傑羅家庭的核心,安娜在愛她的同時,也恨她奪走的一切,恨她讓她的存在變得那麼重要同時又那麼不重要。凱特是安娜「存在」的理由。
 
  莎拉說無論如何她都要「同樣愛兩個女兒」。然而愛是可以平分的嗎?她是在要求她們平分彼此的生命。她們的愛裡都雜揉了太多不甘、自私與犧牲,以至於沒有人可以說清,這一切到底公不公平。誰可以決定怎樣作才是對的?安娜可以嗎?茱莉亞可以嗎?莎拉可以嗎?凱特──可以嗎?
 
  
 
  最後來說些本書的缺點。首先是原本應該是設計來對照安娜姊妹的茱莉亞與她的雙生姊姊沒有太多戲份,無法達成互相對照的效果,第二是結局最末的大逆轉......通常在倒數第二或三章作者就會完成整個故事,留個一兩章來作尾聲;其實原本的結局已經相當好了,接下來只需要一個淡淡的尾聲,作者卻在此時安排了一個大反轉,而這大反轉,說句真心話,非常灑狗血啊,若是去掉結尾的反轉,我很樂意再多給這本書一顆星。
 
  有趣的是,書後放了一篇作者的訪談,其中說到,作者的孩子在讀完這本書之後,非常傷心,問她,為什麼要安排這樣的結局?
 
  顯然對西方人而言,最後這個反轉是將故事導向了「悲劇」。但以某種角度看來,這可是個圓滿收場皆大歡喜的結局呢。

沒有留言: